查看原文
其他

《天空之眼》:一道如此古老的法律选择题 他们依然拍出了新意 | 麦读剧场

2017-01-25 麦读君 麦读



一辆失控的电车正在向前行驶。不料,有五个人卡在轨道上。这时,你恰巧在不远处,身旁有一个岔道扳手。如果你挪动扳手,电车将被切换到侧道。然而,也有一个人正巧卡在侧道上。



面对这个情景,你会怎样做?

 

这道法律选择题衍生自伦理学领域知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英国哲学家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于 1976 年首次提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各领域内掀起了一场关于道德哲学的讨论。

 

由于电车难题所带来的道德困境有着核心的矛盾冲突点,能够激起人们关于道德问题的思维碰撞,成为很多电影取材的母题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瑞恩,他的母亲会和仅剩的一个儿子重逢,但却要付出牺牲八名美军士兵生命的代价;


不拯救瑞恩,他的母亲可能将失去第四个儿子,从此无依无靠。

 

比如 9‧11 事件发生后催生出的一系列反恐题材电影,包括《战略特勤组》《猎杀本拉登》《孤独的幸存者》等,都直接或间接的讨论了反恐行动中面临的「电车难题」式道德困境



随着反恐成为国际新常态,「电车难题」也愈加频繁地在现实和银幕间切换。

 

据统计,自 2004 年美军正式启用军用无人机歼灭恐怖分子以来,平均每击毙两名恐怖分子就要误杀一名平民

 

美国利用顶尖的军事武器和科技消灭了成千上万名恐怖分子,且成功击毙了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那么造成的大量无辜者的伤亡怎么计算?

 

从古至今,有战争就会有平民伤亡。但是,无人机的远程操控,i 能够实现精准打击从而无法忽视被波及的无辜者; ii 让下命令者和执行者都远离了一线战场,可以将道德压力推给机器。21 世纪的反恐战争,从国家首脑到长官再到士兵,开始与战场上的「电车难题」迎面相撞

 

今天麦读君要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是「电车难题」的无人机版:


《天空之眼》

Eye in the Sky




烂番茄 95% 的新鲜度。

 

豆瓣评分 7.9


《好莱坞报道者》评价:


在不削减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将争分夺秒的惊悚和虐心的抉择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完全满足了娱乐需求。


电影由南非导演加文·胡德(《金刚狼》《安德的游戏》)执导,英国作家盖伊·希伯特(《天堂五分钟》《哭泣的战争》)编剧,奥斯卡影帝科林·费斯(《国王的演讲》《王牌特工:特工学院》)担任制片。

 

演员阵容强大:


  •  奥斯卡影后海伦·米伦


  • 「斯内普教授」艾伦·里克曼(本片也是他的遗作)


  • 《绝命毒师》「小粉」亚伦·保尔




故事讲述的是英美两国主导的一次反恐行动——白鹭行动。

 

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抓捕身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一栋民宅内的恐怖分子,其中两名是恐怖组织骨干分子

 


正当特种部队准备实行抓捕时,侦查人员却发现民居内的恐怖分子正在密谋一起自杀式人体炸弹袭击



这一突发状况引发了英国内阁的激烈讨论。最终,经过层层授权,他们决定改变原有计划,将抓捕行动升级为斩首行动


「斩首」的概念由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富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提出,指以攻击敌方指挥系统为首要目标的「瘫痪攻击」,亦称「斩首攻击」。这一原则要求:战争要通过精准打击,首先消灭对方的首脑和首脑机关,达到彻底摧毁对方抵抗意志的效果。


这样一是可以用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回报,二是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将可能持续数年的战争毕其功于一役。正如中国古代所谓的「擒贼先擒王」,但这种朴素的战争伦理理念到了高科技全面覆盖战场时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一是近距离监视。片中的纳米蜂鸟,研发耗资四百万美金,位列 2011 美国「年度 50 大发明」。重量不及一块五号电池,却能通过快速拍动翅膀,做出盘旋、俯冲、爬升和快速飞行等动作,并利用机载摄像头向操作员实时传递影像资料。

 


 

二是看起来很科幻的纳米甲虫,而这也是真实存在的武器。

 



三是依赖精密的大根据分析进行决策。通过人脸识别、全球数据调动,以及复杂运算锁定嫌疑人。 



影片花式呈现欧美反恐战争的各种黑科技,影片进展至此,在视效和细节上已是精彩纷呈,而最后的「电车难题」,将影片从战争片升华至伦理片:


正当军用无人机和两枚导弹已经就位,无人机驾驶员史蒂夫·沃特中尉(亚伦·保尔 饰)即将摁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射杀范围内出现了一位卖饼的小女孩



剧情转折点随之出现:驾驶员要求,重新确认任务。


这使得各层级的决策者们陷入了两难境地。

 

发射导弹,能团灭恐怖分子,但无辜的小女孩很有可能被炸死;

不发射导弹,恐怖分子随时可能会引爆自杀式爆炸装置,造成更大规模的伤亡。

 

电影就这样把那道经典的「电车难题」重新抛给大家,并且注入了新的内涵。


 

于是,影片用接下来的 100 分钟来探讨,到底是发射还是不发射?


英国内阁府中,高层官员们面对着屏幕展开了繁琐而低效的争论。



本次行动的总指挥官凯瑟琳上校(海伦·米伦 饰)和将军(艾伦·里克曼 饰)都倾向于发射导弹,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彻底消灭两名极端组织的骨干成员,从而扼杀大批正在酝酿中的恐怖袭击活动,而代价只是误伤一个小女孩

 


而决策链上的其他人,军方、政客、法律顾问、政治顾问、英国外交大臣、美国国务卿等人则无一例外的态度暧昧、模棱两可,纷纷借用程式化的决策过程相互推诿、互相甩锅


前线的附带伤害数据、自身的道德声望、事后的法律追究、国际舆论中的不利影响……


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身份给出了令人无法反驳的答案,而没有人真正关心那个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才能发现的无辜小女孩。

 

那么面对老问题,我们有新办法吗?


 

最后面对转瞬即逝的发射时机和难以避免的附带伤害,人们的选择是:


如果犯法了,那就人为地让它「合法」。



最终,指挥官试图蓄意掩盖无人机袭击造成的伤害效果,将附带伤害强行降至 45%,并先后发射了两枚导弹。


小女孩倒地。

 

她的父母不断的呼喊着她的名字,影片结束。在英伦电影里没有好莱坞式的大团圆。

 

最终的选择,到底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对于「电车难题」,主要有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两种观点。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整体的利益最大化是道德考量的最高标准,所以会选择牺牲一个人拯救五个人;康德主义则会争辩道,人应该作为目的自身,而不仅作为供某种意志随意使用的工具而存在,不能为了救活五个人而去挪动扳手杀死那个无辜的人。圣托马斯•阿奎那则提出了「双效原则」:同一个行为,通常兼有善恶两种效果,在特定情况下,一种善的行为虽然兼有恶的结果,也是可以允许的,即使恶的结果在通常情况下必须避免。

 

在电影里的这场反恐行动中,情况更加复杂。决策者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个体,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瓜葛相连的政府。Eye in the Sky,表面讲「天眼」一样的高空监控技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有「上帝视角」的意思,但人毕竟不是上帝,我们可以在程序上合法,但衡量生命的轻重,我们真的可以吗?

 

决策者必须做出选择。

 

就像本片开头引用的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那句话:


优秀的影片,让观影者沉浸于故事中时,不知不觉已经在思考永恒的哲学难题。




投稿邮箱:lushuhui@maidupress.com;添加麦麦个人微信( xmxm2025 )加入「麦读书友会」,第一时间获取麦读书店福利和图书资讯。

  进入法律人都在逛的麦读书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